(1 / 1)
方才午膳只进了一点,便因为太后的事耽搁下来。而皇帝和宫妃都在殿内,两人又着实担心太后,竟也没想起吃东西这回事。
这会儿却是有些饿了。
苏若芸自然点头。
她可没兴趣探听这些宫内秘闻。
不过,在去御膳房的路上, 眼看着四周没人, 苏若芸倒是提起了一件事:
“公主,今日过后, 您也该关注下自己的婚事了。”
“阿芸……”
大公主先是惊诧,而后,很快便意识到什么,唇边漾起一丝苦笑:
“你从前一直和我说,嫁人有什么好的,恨不得一直留在苏家……可是今日的事吓到你了?”
苏若芸没有否认。
但不得不说,这就是她们官家女子的命运,哪怕为了家族名誉,也推脱不掉。
她如此,大公主也是如此。
现在挑选,至少趁着太后还在,大公主还能找个心仪的。
若不然,就凭宸贵妃的小肚鸡肠,谁知道会不会有下次。
到那时,可就没有小糖儿给出预警了。
这些事情,虽没细说,但两人自有一番默契,大公主自然是领会到了的。
于是,接下来这一路,她便有些沉默。
不过,这种沉默等到了御膳房之后,便有些维持不住了。
实在是……御膳房里的各位,真的太热情了!
太后险些被噎到薨逝,不仅是朝中大事,还算得上一桩丑闻。
到那个时候,他们这些负责做食物的,什么下场可想而知。
可现在呢。
皇帝虽然仍旧恼怒,可因为太后没什么事,又有顾阿嬷以“祈福”的名义求情。因而,宫中上下只是下令罚俸一年,命是保住了。
他们都激动坏了!
而这一切,都还要归功于苏若芸。
再有之前苏若芸提醒的事,良公公等人都悔恨的不行,恨不得当场抽自己一巴掌。
怎么就不听劝呢!
而这种感激不单单是御膳房,之后遇上寿康宫的宫人,也都对两人笑成了喇叭花。
苏若芸摸了摸鼻子。
虽说之前在寿康宫混的也不赖,但这猛增数倍的热情,实在让她有些遭不住啊。
不过很快,她就没心思纠缠这个了。
用完饭后不久,确认这件事只是意外,在场众人也都被遣散了。
此时宫门已经下钥,大公主看起来又心事重重,苏若芸便干脆留在了宫里。
然后,就在她们回去后不久,就从寿康宫嬷嬷那里,听到了具体发生了什么。
原来,太后竟是梦到了先皇后。
太后在先帝时期,到最后也只是个美人。宫中皇贵妃势大,得亏有先皇后殚精竭虑,才保住了皇上这唯一一位皇子,也让太后有了一世富贵。
可她自己却熬的心力枯竭,没等皇帝登基便撒手人寰。
太后知道自己不够聪明,便凡事都听从先皇后的吩咐,也感念她的恩德。因而,这些年她从不插手前朝事务,却独独对皇后娘家青睐有加,没少奖冕对方,宫里产下一女的惠妃,便是先皇后的侄女。
而这次的事闹得这么大,惠妃又求到跟前,太后自然也知道了。
她本打算睁只眼闭只眼,即便这次被抓的人里,有先皇后的本家侄子,可涉及到乱党,那就是大事了。她又清楚自己儿子的性格,不是几句话就能劝动的。
谁知道,就是这么一时侥幸,一时偏差,竟让她发生这样的意外。
昏睡的那一会儿时间,她听到先皇后一直向她哭诉,哭诉她勤勤恳恳扶持太后母子,最后后人却落的这样的下场。
因而,醒来之后,才有了方才那一幕。
而听了嬷嬷的叙说,苏若芸和大公主对视一眼,都有些傻眼。
再想不到竟是因为这个。
可这个世界上,真的有鬼魂吗?
想到宫里的一些秘闻,两名少女浑身抖了抖,都有些毛骨悚然。
不过,在害怕过后,苏若芸不由想起哥哥这些天,一直因为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,而心怀愧疚,这下子倒是倒是可以放心了。
毕竟,嬷嬷能往外讲,说明这件事已经成了。
这么重要的事,又赶上宫门下钥,苏若芸自然是不可能传出去的。
不过,在下午太后醒过来的时候,苏若芸便往苏府递了话,说明了事情进展。
意识到苏若芸不会出什么事,苏家人便安心了,转而各忙各的,为晚上的元宵灯会做起了准备。
京城每逢年节,一向是十分热闹的,今年虽说发生了乱党之事,但随着被捕官员们被移出三司卫,原先萧条的氛围倒是宽松不少。
等到了灯会这一日,街上早早就摆了各种摊位,城里临湖的位置,更是有不少商人和权贵布置上了连片的灯笼,各种样式都有,若是到了晚上,纷纷点上蜡烛,都不敢想象会有多好看。
这样的热闹,苏家人自然要凑一凑的。
不单是想让苏糖看看热闹,哄哄她开心,也是这阵子整天担心着忧心那,实在是太紧绷了,松懈一下也好。
不过,临出门前,苏家人不忘对苏景深三令五申,让他一定要在侍卫怀里坐好,不许下地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