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室千金 第134节(2 / 2)
有了。
但这既然是她选择的路,她就不会后悔。
瑶娘从一开始完全不知晓如何批阅奏折,盖印章都怕盖错地方,现在已经很熟稔了,甚至是有时候看到某位大臣上折子,都大概知晓要以什么语气回才合适。
“福建巡抚赵中行上折子说表示倭寇大批侵袭福建,请皇上下旨派兵保护福建百姓。”
高玄策皱眉训斥:“没头没脑,倭寇何时过来,如何应对,什么都没有?这个赵中行,怎么如此不中用。此折子留中不发,等明日朕和内阁商量,再做决定。”
瑶娘点头:“好,我知道了。再有,另一个就是上京的屯田御史上折子,似乎推行不太顺利。”
自古屯田难,尤其是京城实在是贵人太多。
殊不知,高玄策倒是很在意这个问题,他叹道:“上京如今也是干旱,河北在闹饥荒,来,我亲自回这个折子。”
他坐起身来,瑶娘把笔交给他,见高玄策挥洒写了许多,看的出他非常重视民生。
瑶娘索性就等他亲自批奏,她则去小厨房做了宵夜。自从做了皇后之后,她就很少下厨,现在高玄策这么累,瑶娘当然要好好犒劳他一顿。
宵夜不能吃油腻的,因此,她做的是牛乳小米粥,再配拇指大的蓬松小馒头,都是非常容易克化,又暖胃的。
高玄策忙完,能享用一顿,只觉得身体暖舒服许多。
这个朝廷吏治腐败,即便建章帝再觉得自己仁厚,拨赈灾款下去的时候依旧是分不到灾民手中,高玄策率先第一步,先把隐瞒田亩清理出来,再整顿农务。
但其实他顶着很大的压力,勋贵们普遍觉得皇上不好,再有藩王们太多,他们耗费也多,高玄策还没有动这一块,也是怕他们群起反之,到时候直接反了,自家成为众矢之的。
可这种事情,他若不解决,到时候留给子孙后来,积弊更重,到时候难以力挽狂澜的。
即便你天纵奇才,可国运日颓,势不在我,很有可能沦为亡国之君。
“来人,把东西收拾下去,再端水来我和皇上梳洗。”瑶娘看了高玄策一眼,提醒他要休息了。
高玄策总觉得有瑶娘在身边,他真的什么都不用担心,他越来越离不开她了,无论他要吐槽谁或者执行一些,外人看起来很难支持的一些国政大事,她都会坚定不移的支持他,甚至还让家里人把田退了支持他。
上天真是待他不薄,高玄策依偎在瑶娘身边。
“瑶娘,没有你的日子我怎么办呢?我不知道了。”
瑶娘笑道:“怎么会这么说,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,我没你怎么办?因为你在,我这心里才安定,否则,总是空落落的,当年你出去打仗,我的心总是提着的。”
高玄策闻言,又握住她的手道:“你知道吗?我是在替你求寿与天齐,将来我定是要去做神仙去了,可想时时看着你们,你一定要活到我回来的时候,这样,我们夫妻才都会位列仙班。”
“又说傻话了,我只知道,百年修得共枕眠,千年修得共枕眠,你我夫妻二人上辈子结怨,但有缘无分,这辈子能够在一起,真的是我最开心的事情。我不求日后,只求朝夕和你一处,就什么都不想了。”
她很知道高玄策在,她的地位才最高,否则,即便是他儿子做了皇帝,她都要被迫荣养起来。高玄策对她,从不设防,就是权利也愿意分享,但是别人,包括自己的儿子那就未必了。
唯一皇太后干政的理由就是孩子太小,而承运已经长大,不需要后宫干政。
若论野心,她有,但是这种盲目争权夺利的野心,她没有。因为,她没有从小参政的习惯,无法做到精准预判一个国家的未来,但是,她能够慢慢从照葫芦画瓢到懂得这个王朝的规律,实在是让她受益匪浅。
兴许自己在重生之后,除了挽救母亲弟弟之外,还能有一些建树,这就够了。
丧期之内,瑶娘在高玄策偶尔觉得繁忙之时,从替他批阅奏折,到后来自己也能在特定的折子上回复很得体的时候,这种成就感,无法对她人诉说。
她和高玄策以前只是在情感上互相慰藉,到后来政治上,她也能够懂她。
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瑶娘舒了一口气,现在丧期已过,很快,她就有册封皇后的典礼了,听说高玄策已经吩咐礼部早就已经在准备了。
正好郁氏和罗至正特地回来,参加自己封后礼,她能够再次见到爹娘也是无比高兴。
“母后,今儿我们还要去皇祖母那里吗?”玉藻问起。
瑶娘点头:“那是自然,不仅如此,你五叔要就藩,你姑母今日也过来了。”
是的,真阳公主也进宫来了,她现在被封为长公主,是皇上唯一的姐妹,所受到的礼遇,可不是一般的多。
这么多年,真阳的性子真是一点儿也没变,看到瑶娘就笑眯眯的调侃:“今儿你可是来晚了,母后方才还替你说好话,我说你们婆媳一处,处的跟母女似的,倒是我这个女儿成了外人了。”
“哟,公主如何连我也编排起来了。还喝醋起来,殊不知今儿是太后特地吩咐我,让御膳房做公主爱吃的菜,那菜十分费功夫,我怕他们做的不好,特地又吩咐了一遍。”瑶娘坐下,拿着团扇扇着。
真阳公主连忙认错:“好嫂子,倒是我错怪你了。”
众人笑作一团。
贵太妃儿子要就藩,自己还得陪笑,不免心情不好。
瑶娘一眼就看出来了,遂问起她:“五叔和婶婶那里听说准备好了,我们年轻,到底不好指点,贵太妃要不要去指点一二?”
这也是让贵太妃和五皇子能亲近就亲近一会儿,否则去国就藩,一辈子都不得相见。
连周王身体已经沉疴已久,近来皇上才知道,特地派人去卫辉替他看病。
但就这样,洪太后也无能为力,就连瑶娘自己的儿子,将来也是如此,除了太子在身边,其余人都要去国就藩。
贵太妃听了瑶娘的话,很是感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