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8(1 / 2)
慕容氏帝室当时就被送往建康城,满门抄斩,没想到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居然还挺顽强,又有幸存者苟活下来,贼心不死,一直坚持了好几百年。
“赵宋果然很弱小啊,就这样都能被慕容复差点成功”,众将不禁感叹。
刘裕往天幕上扫了一眼,见李白和王维等人各自抱着一块浮木在大海上漂流,一时半会没有生命危险,就继续问辛弃疾:“幼安觉得要让杜牧和沈休文一起吗?”
“可是”,辛弃疾正好看见了光屏上有李商隐的参赛申请,带了一丝迟疑地说,“把小李杜拆开,这样不太好吧。”
杜司勋这个称号虽然来源于杜牧的官名,但最初在文坛上被炒热起来,似乎就是因为李商隐的诗。
“刻意伤春复伤别,人间惟有杜司勋。”
“有什么不好的”,刘裕对此不以为意,“等会朕来看看这个李商隐的资料,要是身份合适的话,下次给他安排别的搭档。”
结果一番查找,还真被他找出来点东西。
李商隐还有另一个组合,那就是“三十六”。
有的人并称,是因为实至名归,并肩将姓名写在了书山文海的巅峰,比如元白、刘柳。
而有的人并称,纯粹就是硬凑,比如李商隐、温庭筠、段成式。
三人之间毫无关联,甚至连擅长的作品都处于不同领域,一个写诗,一个写词,另一个写杂文,只是因为都在族中排行十六,所以并称为三十六。
刘裕点击同意,直接就把杜牧放进了沈约小队,沈约回到梁朝位面开出了一艘船只,接上曹雪芹等人,便进入了兰亭集会位面。
唐文宗位面,李商隐看见此等结果,深感无语。
他不仅被抢走了一个cp,还莫名其妙又硬凑了两个压根不认识的人,遇见这种事找谁说理去。
……
沈约来到了大海之上,霜雪凝碧,长风呼啸。
谢安早已组织了众人进行安全逃生,都就近抓住了浮木和桅帆等物,漂浮在海中,一时倒是没有出现什么人员伤亡,只是在等待着过往船只出现,进行救援。
即便在这个时候,谢安的神色依旧十分淡然,将他的古琴搁在一边的帆布上,容色镇定,毫无慌乱之色。
不得不说,平静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,陈郡谢氏的一众小朋友们见叔父如此镇定,还道他早有安排,顿时也不怎么慌了,甚至还有闲心在海面上泼水玩耍起来。
小曹植一手按着浮板,一手拨弄着往来挪动的游鱼,试图打捞一条,冰冷的海水将他的手指冻得通红。
“我的小木簪!”他忽然惊叫一声,一个浪头迎面攻击过来,将他的木簪冲走了。
眼看他想要飞身去追,李白连忙将他拉回来:“莫要乱动,回去我给你再雕一个。”
小谢道韫也板着脸,充满严肃地看着小曹植,戳了戳他的包子脸:“危险哦,叔父让我们都不要乱动的。”
“哦”,小曹植安分了一会,便感到无聊了,他在冷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,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被打捞上去啊?”
李白倒是一点都不急,他知道自家陛下肯定会安排人来救他们的,果然,在漫长的等待之后,他终于在师生群里看见沈约的消息:“你们在何处?摆一个醒目的坐标出来,我现在赶去接你们。”
此刻风暴渐息,海水冲归于平静,李白想了想,一转头,见镇西将军谢尚的花衣服颜色如此鲜艳,即便浸在水中也是光彩夺目,当即将他的外袍一扯,爬到船板上,高高举在了最前方。
沈约一面划船,曹雪芹一面坐在船边四处探望,明明已经无限靠近了那个地方,却始终没找到落海的众人。
王维从浮板上拿过谢安的琴,信手一拨,空灵的乐声穿透了深冬海上层层厚重的铅云,与奔涌不息的海浪声,如同一道信号,指引着沈约前来。
李白拔出了自己的剑,作一阵弹剑歌,和着优美的韵律。
顺着琴声和乐声,沈约终于找到此地,将一众在风浪颠簸之中的名士,以及小朋友们都通通打捞了起来。
萧纲为每一个人都递上了毛毯和热茶,又递上了新的衣衫,刘令娴在一旁热情招呼:“各位冻坏了吧,快暖暖身子。”
众人本在瑟瑟发抖,见他如此,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,刘令娴那云鬓花颜、姝丽翩然的身影,萧纲那忧愁低眉、温软似水的风度,也如同温暖的阳光一般照耀着他们的心田。
坐进船舱中,几杯热茶饮尽,气氛逐渐恢复了热络。
谢安清点了一下人数,发现原原本本并无差错,便一振衣袖,澹然微笑道:“继续出海!”
他可没有忘记本次出海的目的,是要开家庭诗会,教导陈郡谢氏各位小朋友的。
哎,还要继续出海吗,沈约有点惊讶,但转头见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疑虑,便也点点头同意了,将船桨交给了陈郡谢氏的船夫。
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,但到底是什么呢?
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。
“一定是你太紧张了,这才出现了幻觉”,曹雪芹见他在甲板上不住。走来走去,晃得人眼花,只得将他拦住,“坐下歇歇。”
沈约坐到他身边观看,见他拿着纸笔,浩浩荡荡记了一长串东西,不禁讶然道:“此为何物?”
曹雪芹将纸掀开到了下一页,微笑道:“是对于方才我们将众位名士打捞上来的过程的全记录,我等会要效仿十二钗,推出一个东晋十二美排行榜,这些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,休文若是有空,记得也帮我写上一些。”
沈约点头,表示会多多留意的。
然而他一转身,还是不对:“我好像真的忘记了什么。”
曹雪芹见他今天还没完没了了,转眸望向刘令娴,示意她快点想办法将沈约带走,莫在此处制造焦虑。
刘令娴拿出一本笔记,上面是最近编纂文选遇到的一系列问题:“先生在刘宋位面躲了这么久都见不到人影,我有一些事想请教先生。”
沈约谈到正事还是非常认真的,当即就携她的手进了船舱,早将别的事抛之脑后。
而此刻……
千里之外,杜牧正站在一处完全陌生的地方,眉头紧皱。
不是吧,他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,他的队友呢,有没有人过来知会一声啊?!
【作者有话说】
全场最佳:王莽,永远带着他的瓜,走在万朝前线
杜牧一进场, 就掉落在一只典雅精美的兰舟上。
四周波纹碧皱,大雪皎然,小舟未置船桨, 一派自在地随着融化的雪水飘动,悠悠然如白鸟般轻盈回旋,莫知将去往何方。
杜牧:“……”
该谢谢天幕没有将他投放到水中央吗?
他见此舟如此闲适, 甲板上搁置着琴书笔墨若干, 料想舟中必是高人所居,当即轻轻走了过去, 预备叩响舱门。
手方举起, 里面便传来了一道懒洋洋的少年声音说:“船入江中,距离嘉宾家中已然不远, 官奴也当收拾收拾准备登岸了。”
杜牧听到「官奴」的称呼不禁一愣,心想这是何等虎狼之词。
待下一刻,里面传来了小童清脆的应答声,他才反应过来,哦, 在这个年代, 官奴也是王献之的小字。
小王献之裹着毛绒绒的白狐裘,看起来很小一只, 眉眼却是灵动无比,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灵秀之意。
正盘腿坐在窗边,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