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(1 / 1)
好在陈渊海收到沈长清的信,很早就带人潜伏在了塞外荒野。
敌人实在太多,颜华池顾不得伤势,不要命似的任阴水暴走,荆棘一甩就扎倒一大片人。
这回可真算得上“浴血奋战”了,一身白衣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红色。
“太子殿下!”冷不防一支暗箭穿过他肩膀,颜华池嗤笑回头,拔出箭,冷冷看着那个喊他之人。
是守关的士兵,手里拿着弓箭。
“你?”颜华池一步步踏过去,“还是你们?”
下一瞬,原本并肩作战的天齐士兵忽然对他们拔刀相向,谢三财没有防备,反应过来之时马腿已经被天齐士兵砍断,他从马上摔倒在地,心口立马被胡人用长枪贯穿。
他甚至一个字都来不及说,就阖眸死去。
十七国…不…十八国联军有多恐怖呢?
酒塘四大家族年轻一辈全部战死。
酒塘不善兵事,四个老家主却不约而同将家中子侄赶往边疆。
不为保护太子,只为替天齐守国门!
唐梨酒身负重伤,双腿尽断,却不顾劝阻,用断腿夹着马腹,越战越勇。
血液源源不断落在地上,全身的血快要流干的时候,他只感叹了一声原来边关这么冷,就与世长辞。
颜华池无力去救,他身上的血窟窿都要连成片了,再也没有荆棘能从新的什么地方钻出来。
陈渊海好像一瞬间老了很多,头发白了一大片。
大雪满弓刀。
更添了寒凉。
杀出重围的时候,颜华池身边只剩陈渊海一员大将和寥寥数百人了。
“颜平!”陈渊海红了眼,忍不住痛骂,“该死的昏君!你敢勾结外族!”
颜华池很沉默,他手很冷,他感到自己的血液在一点一点凝固。
沉默,那真的是深深的沉默了。
沈长清教他的东西来不及消化,他到底是没有沈长清运筹帷幄的本事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坐在草地上,出神地望着没有星星的夜空。
“你把他们交给我”,他抱膝,“我却让他们都送了命。”
“会对我失望吗?沈长清……”,他低笑,“应该的,我这次做得真的很差劲。”
陈渊海一瘸一拐走过来,脑袋上还包着纱布,他坐颜华池身边,“差什么劲,总指挥是秦时钟秦老先生。”
“他老了,死得早,可副指挥是我”,陈渊海拍拍颜华池肩膀,“年轻人,你知道吗,你的师尊如此神机妙算,可是他也打过败仗。”
“那是他第一次上战场,因为犹豫不决加上心慈手软,错失反攻良机,导致半数大将都折在了那场战役里。
“颜太祖——也就是你师叔。愣是一点情面都没给他留,当众打了他四百棍。
“那时一共死了四个大将,太祖有令,一个人记一百。
“国师那时候身子骨弱,还没过半数就要昏过去,太祖硬是叫人一盆接着一盆泼盐水,狠心逼他清醒着挨完了。
“国师险些连命都没了,养了两个月才能下地。但从他重新开始指挥起,就仿佛变了一个人,杀伐果断,用计狠毒,太祖的军队再也没打过一场败仗。”
“所以失败并不可怕”,陈渊海宽慰道,“且此次情况不同,敌人兵力至少多过我们三十四倍,能突围已经很不错了。”
“如今的情况已经是我和老秦推演出来的,最好的结果”,陈渊海眼睛看着面前的篝火,“殿下,这是你参与的第一场战争,国师不会失望,他会为你骄傲,因为你,比那时候的他要强太多。”
“常总管带着支援的大军大概明天早晨就到,我们还有机会把他们赶回老巢。”
陈渊海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——官场上虚与委蛇、商战中步步惊心,乃至无数次演练中的战役里,那些或胜或败的战绩。
他的眼睛中,是寻常人没有的沉稳和一种名为信念的东西。
“来日踏破贺兰山,尽取人头祭英灵,不比你自怨自艾有出息”
身前的橘红火光映在颜华池眼底,也印在他的心里。
“你说得对”,颜华池站起身,用力握拳,“来日踏破贺兰山,尽取人头祭英灵!”
“而后我自当剑指上京,势叫首恶坠诸渊!”
“殿下还是先处理身上的伤吧”,陈渊海仍坐着,用脚拨灰,灭了火堆,“今夜敌军定然会不眠不休四处搜寻,这火燃不得了。”
“我守夜,殿下先去休息,希望明早常七能带来点好消息。”
养精蓄锐,才好打这一场翻身仗。
颜平大概做梦都想不到,他以为只是光杆司令的颜华池手底下会有足以抗衡诸国的兵力吧?
一比三,够了!
陈渊海有充分的自信,可以在实力不算太悬殊的前提下以少胜多!
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,幸存的几百人都没有心思睡觉。
常七比预计的时间要来的更早,陈渊海迎过去,却发现他神色不太对劲。
常七扫视一圈,在很远的河边捕捉到颜华池的背影,松了口气,悄悄递了张叠好的告示过去。
陈渊海心下了然,定然是国师出了什么事,常七才会刻意躲着殿下。
他飞快将纸收进袖子里,在颜华池转身前拉着常七的手,“形势不利,还要早做打算才行。”